松綁在線教育證照管理 直播+教育站上新風口

北京商報訊(記者 劉斯文)教育類直播迎來政策紅利。日前,根據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官網發布的通知,明確電商類、教育類、旅游類等直播不屬于網絡表演,不需要申請辦理《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》(簡稱“直播文網文”)。而此前,在線教育機構創辦的三大必備資質之一便是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。北京商報記者查看發現,大部分在線教育部分頭部機構已取得此證,而此次“松綁”,無疑對還在辦理中的在線教育機構屬于利好。疫情下,線上學習需求暴增,在線直播迎來一波發展高潮。業內觀點認為,隨著5G等技術的發展將進一步改善直播課程的質量,直播教育形式將迎來新的發展階段。

根據通知,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,利用互聯網從事文化經營活動的市場主體不斷發展壯大,申請辦理直播文網文的互聯網企業增多,為了優化營商環境,再次明確了直播文網文的審批范圍,包括:網絡音樂、網絡演出劇(節)目、網絡表演、網絡藝術品、網絡動漫和展覽、比賽活動。其中特別提示,包括教育類在內的九大直播不屬于網絡表演,不需要申請辦理直播文網文。

大成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楊春寶律師表示,對于在線教育機構(不包含出版和動畫片制作業務的機構)創辦的資質而言,最基礎的是ICP許可證即互聯網信息服務經營許可證,其次是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及直播文網文了(有效期三年)。北京商報記者隨機查看了在線教育部分頭部機構如作業幫、猿輔導、新東方在線等的官方網站,發現他們均在其網站首頁末端標注出了直播文網文的備案號。

當下,因全部轉移至線上學習,在線教育滲透率大增,而此次“松綁”正值在線教育直播的新一輪發展高潮。“不用再申辦直播文網文對于在線教育行業是利好的,對于中小機構,尤其是疫情期內,從線下轉線上開展業務的機構來說免去了相關審批流程,”指明燈智庫創始人呂森林表示。預判未來教育類直播將更加常態化,錄播課為主體的形態將不太適用。同時也要求機構更加注重精細化與專業化運營,提升用戶體驗感,避免陷入同質化。

此外,呂森林指出,在線直播的常態化將更有助于對于三四線及以下城市的市場下沉,為在線教育機構創造新的利潤增長點,推進在線直播在內容與形式上的創新。

根據艾媒咨詢的統計數據顯示,2019年中國在線直播行業用戶規模已增長至5.04億人,增長率為10.6%;預計2020年在線直播行業用戶規模達5.26億人。疫情期間,直播+教育已站上風口。直播技術的運用彌補了錄播課程互動性弱的缺點,實現在線實時交流及促進教學場景化。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,5G等技術的發展將進一步改善直播課程的質量,提升教學和學習體驗,直播教育形式將迎來新的發展階段。

  • 本站聲明:本站所載之法律論文、法律評論、案例、法律咨詢等,除非另有注明,著作權人均為站長楊春寶高級律師本人。歡迎其他網站鏈接,但是,未經書面許可,不得擅自摘編、轉載。引用及經許可轉載時均應注明作者和出處"法律橋",并鏈接本站。本站網址:http://www.00mml.com。
  •  
  •         本站所有內容(包括法律咨詢、法律法規)僅供參考,不構成法律意見,本站不對資料的完整性和時效性負責。您在處理具體法律事務時,請洽詢有資質的律師。本站將努力為廣大網友提供更好的服務,但不對本站提供的任何免費服務作出正式的承諾。本站所載投稿文章,其言論不代表本站觀點,如需使用,請與原作者聯系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

發表回復